嘿,你有沒有想過,咱們繳的養老金里面,如果按照不同的檔次繳費,最后能差多少錢呢?就拿2024年來說吧,要是按照60%和300%的檔次繳費,這中間的差距可是相當大的哦。今天,咱們就來聊聊這個基礎養老金計算規則。
首先,咱們得知道,養老金的計算方式是根據你繳費的檔次和繳費年限來決定的。而這個檔次呢,就是咱們工資的一個比例。比如說,60%檔次就是工資的60%,300%檔次則是工資的300%。
咱們先假設一下,如果一個人的月工資是5000元,那么按照60%檔次繳費,他每個月要繳的養老金就是5000元×60%×8%(養老金個人繳費比例),也就是240元。而按照300%檔次繳費,那就是5000元×300%×8%,一下就跳到了1200元,差了960元呢!
不過,這只是一個月的差距,咱們得看看長期的。咱們繼續算,一年下來,這個差距就是960元×12個月,等于11520元。這可不是個小數目啊。
那么,到了退休之后,這個基礎養老金能差多少錢呢?這里就要涉及到一個公式了。基礎養老金的計算公式是:基礎養老金=(個人繳費基數×繳費年限×1%)+(統籌養老金基數×1%)。咱們重點看個人繳費部分。
按照60%檔次繳費的人,他的基礎養老金就是(5000元×60%×繳費年限×1%),而按照300%檔次的就是(5000元×300%×繳費年限×1%)。咱們來算一下。
假設這個人的繳費年限是30年,那么60%檔次的基礎養老金就是5000元×60%×30年×1%,大概就是5400元/年。而300%檔次的就是5000元×300%×30年×1%,高達16200元/年。
看到沒,這差距一下就拉開了。每年基礎養老金差了10800元,這還是保守估計。如果算上統籌養老金的部分,差距可能更大。
其實,這也很好理解,畢竟你繳費的檔次越高,相當于你投入的“本金”就越多,到了退休后,領到的養老金自然也就越多。但是,這里也要提醒一下,養老金繳費檔次的選擇,還得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來,畢竟每個人的經濟能力不一樣。
總之,基礎養老金的計算規則就是這樣,2024年按60%和300%檔次繳費,差距還是挺大的。不過,不管選擇哪個檔次,最重要的是按時繳費,為自己的晚年生活做好保障。你覺得呢?