哎,你聽說過退休金是按照5年一個檔次來計算的嗎?我最近在想要不要多繳點費,但是又覺得好像沒什么用。
我之前一直以為退休金是按照你繳費的總額來計算的,但后來聽人說,其實是按照你工作的年限,每5年算一個檔次。也就是說,如果你工作了25年,那么就是按照5個檔次來算退休金。誒,那這樣一來,我們多繳費還有什么意義呢?
不過話說回來,我有個朋友,他跟我說,雖然退休金是按照5年一個檔次來計算的,但繳費還是很有用的。因為你的退休金計算公式里,除了檔次,還有一個很重要的因素,就是你的繳費基數(shù)。這個基數(shù)呢,就是你的繳費工資。如果你繳費工資越高,那么你的退休金也會越高。
舉個例子吧,假設有兩個人,一個是A,一個是B。A的工資一直是5000元,B的工資是7000元。他們倆都工作了25年,那么他們的檔次是一樣的。但是因為B的繳費工資高,所以B的退休金會比A高。
誒,我突然想到一個問題,那如果我中間換工作了,或者失業(yè)了,那我的檔次會怎么算呢?我朋友告訴我,這個不用擔心,因為你的檔次是根據(jù)你工作的總年限來算的,中間就算換工作或者失業(yè)了,也不會影響。
但是,如果你換工作后,繳費工資降低了,那你的退休金就會受到影響。因為退休金的計算公式里,除了檔次,還有一個繳費指數(shù),這個指數(shù)就是你的平均繳費工資除以當?shù)氐纳鐣骄べY。如果你的平均繳費工資低,那么你的退休金也會低。
所以,我覺得,雖然退休金是按照5年一個檔次來計算的,但多繳費還是有用的。至少,可以提高我們的繳費基數(shù),讓我們的退休金多一點。
不過呢,我還有一個疑問,那就是如果我一直繳費,但是最后檔次沒上去,那我不是虧了嗎?我朋友說,這個情況基本不會發(fā)生,因為大部分人都會在工作的過程中,逐步提高自己的工資,所以檔次也會慢慢上去。
嗯,這么說來,我還是得多繳費,提高自己的檔次和繳費基數(shù),這樣以后的退休金才會更高。雖然這個過程可能會有點漫長,但畢竟是為了自己以后的生活,還是值得的。
那你呢?你對退休金這個事兒有什么看法?你覺得多繳費有用嗎?