哎,你聽說了嗎?我有個朋友,工齡都38年了,個人賬戶里存了4.7萬元。他今年2023年準備退休了,可是他不知道能拿到多少養老金,心里特別沒底。咱們幫他算算看,怎么樣?
首先,咱們得知道,養老金的計算方法可不是簡單的數數人頭、看看工齡就行的。那里面涉及到的因素多了去了,什么基礎養老金、個人賬戶養老金、過渡性養老金等等,都是有固定的計算公式的。
咱們先來說說這個基礎養老金。這個基礎養老金啊,主要是根據你繳費的年限和繳費的基數來計算的。一般來說,繳費年限越長,繳費基數越高,你拿到的基礎養老金也就越多。
然后就是個人賬戶養老金。這個就比較好理解了,就是看你個人賬戶里有多少錢,然后按月發給你。但要注意的是,這個個人賬戶養老金可不是一次性發完,而是每個月發一部分,直到發完為止。
再來說說這個過渡性養老金。這個主要是因為我國養老保險制度在改革過程中,有一部分人可能會涉及到政策過渡的問題,所以會有這么一個過渡性養老金。
好了,咱們言歸正傳,來看看我這位朋友的情況。他工齡38年,個人賬戶有4.7萬元。咱們先假設他的繳費基數是當地社會平均工資,那么他每個月的基礎養老金應該是這樣的:(當地社會平均工資+本人指數化月平均工資)/2×繳費年限×1%。
至于個人賬戶養老金,那就更簡單了,直接用個人賬戶總額除以計發月數。計發月數是根據退休年齡來確定的,一般來說,60歲退休的話,計發月數是139個月。
這么算下來,我這位朋友每個月能拿到的養老金大概是這樣的:基礎養老金+個人賬戶養老金。但是,具體能拿到多少,還得看當地的社會平均工資和個人繳費情況。
不過,我這里可以給你個大概的參考。假設當地社會平均工資是5000元,那么他每個月的基礎養老金大概在1000元左右,個人賬戶養老金大概在300元左右。這么算下來,他每個月能拿到的養老金大概在1300元左右。
當然,這個只是個大概的估算,具體還得看實際情況。不過,我想這個數字應該能給我這位朋友吃顆定心丸了。畢竟,工齡38年,也該享受享受退休生活了,你說呢?